新華視點丨外國遊客「在華掃貨」熱:「帶空箱子到中國! 」
在江蘇蘇州觀前街古色古香的商鋪穿行,法國游客迪恩的行李箱塞得滿滿當當——漢服、刺綉圍巾、手工茶具,還有新款的智能手機。“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來中國‘掃貨’瞭,每次都覺得買不夠。”
隨着“中國游”持續升温,從北京秀水街到義烏國際商貿城,從海南免税店到深圳華強北,越來越多外國游客專程到中國買買買。
“中國購”究竟藏着怎樣的吸引力?
5月2日,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商圈的韆葉眼鏡旗艦店,顧客在店內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 黄偉 攝
空箱來滿載歸
“一定要帶空箱子去中國!”這個實用小貼士近期在海外社交平枱引發熱議。從“China Travel”(中國游)到“China Shopping”(中國購),外國人來華買買買正成爲跨境旅游新趨勢。
國傢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外國人齣入境達111.5萬人次,同比增長43.1%。上海的不少齣租車司機注意到,外國游客越來越多的同時,行李箱也越來越大。數據顯示,4月30日到5月4日,境外來滬消費4.55億元,同比增長211.6%。
“看這個錢包,每一個圖案都是手工綉的。”海外視頻平枱上,來自南非的博主薩拉和網友分享近日中國行的收穫,“還有這個會自動泡茶的保温杯,設計太棒瞭!”
一些海外消費者甚至組成“代購團”,專門飛來中國采購熱門商品。社交媒體上,有博主發起“互助代購”邀請:“如果你這周去中國,幫我代購點東西。下次我去幫你帶。”
據統計,去年10個試點地區辦理“即買即退”退税規模同比增長22倍,是全國離境退税規模同比增速的18倍。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外國游客的購物偏好也在悄然變化。
“以前會買小玩偶和便宜的紀念衫,現在更想帶迴有特色的東西。”迪恩説,他的購物清單上,真絲製品、陶瓷、漢服占據重要位置,智能產品則是必購選項。“中國產品的質量、設計和迭代速度都令人驚嘆。”
支付平枱數據顯示,外國游客在華消費中,本土商超、潮流文創、特色美食等占比顯著提升。
旅游“流量”變消費“留量”
“中國購”緣何走紅?
實惠+方便,是吸引外國游客來華購物的重要因素。在華購物到底能省多少錢?
在南京德基廣場,意大利游客馬裏諾通過“即買即退”服務,“足不齣店”就領到近1000元退税款,轉身又購入一套睡衣。“手機上操作幾步就能到賬,超級方便,這讓我更想多買些特色商品。”
無錫某商場財務總監陳友平介紹,按退税率11%計算,再扣除2%手續費,外國游客消費1萬元人民幣商品可節省900元。“這對購買奢侈品、高端電子產品等商品的消費者來説,吸引力尤爲突齣,也有利於刺激再消費。”
免籤政策持續放寬讓“中國游”更易轉化爲“中國購”。國傢移民管理局4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240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實施以來,全國入境外國人同比增長40.2%,其中免籤入境游客占比達71.3%。
“能停留更久,就可以去更多附近的城市,自然也要買買買。”馬裏諾説。不少周邊國傢游客來華購物熱情高漲。在韓國,一些年輕消費者甚至掀起“周五下班飛中國”的短途購物潮。
4月29日,一名入境游客在上海市張園的集中退税服務點領取退税金。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商務部等部門近期也推齣一係列便利化舉措,如將離境退税起退點從500元降至200元、現金退税限額提高至2萬元,在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設退税商店,將“即買即退”服務措施推廣至全國等。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嚮清認爲,一係列優化政策落地豐富瞭消費場景,緩解瞭退税商店偏少、分布不均等問題。同時,進一步降低瞭購物門檻,激髮外國游客更多“隨手買”“多次買”的消費行爲。
外卡POS機覆蓋率提升,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的“外卡內綁”和“外包內用”能力不斷迭代,讓不少地區實現瞭“碰一下”可支付。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還推齣多語種退税指南和電子地圖,讓外國游客“買得放心、退得省心”。
外國游客的“購物車”也摺射齣“中國製造”的全球競爭力。江蘇省社科院社會政策所所長張春龍錶示,中國產品的高新技術含量上升、製造業供應鏈不斷完善,讓不少國產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魅力與日俱增。“高品質、高性價比促成外國游客持續來華‘淘好物’。”
優化消費環境 讓全球游客“常來常買”
“中國購”熱潮反映齣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宋嚮清指齣,2024年我國入境消費占GDP比重約爲0.5%,與世界主要國傢1%至3%的水平仍有差距;若提升至占GDP的1%,可帶動超萬億元新增消費規模。
受訪人士建議,需緊抓入境消費熱潮乘勢而上、主動作爲,積極打造全球游客“來瞭不想走、走瞭還想來”的消費引力場。
有商場負責人提齣,退税標識是國際消費的“認證”,應鼓勵更多不同等級的納税信用企業申請離境退税和“即買即退”商
來源:新華網
- 2025-05-14
- 2025-05-14
- 2025-05-14
- 2025-05-14
- 2025-05-14
- 2025-05-14
- 2025-05-14
- 2025-05-14
- 2025-05-14
- 2022-03-11
- 2023-01-12
-
2025-02-10
넗 人勤春早
- 2024-07-16
- 2022-12-15
- 2022-05-12
- 2024-01-04
- 2023-01-12
-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