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確定性 穩股市「組合拳」提升中國資產吸引力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齣,“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近期,人民銀行、國傢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等部門推齣瞭一係列穩定資本市場的舉措。種種迹象顯示,上述穩市場的政策“組合拳”正在給資本市場注入更多的確定性,不斷提升中國資產的吸引力。

  穩股市政策“組合拳”持續髮力

  稍早之前,人民銀行、國傢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宣布瞭“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的舉措,其中包括優化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範圍、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一係列穩定資本市場的政策“組合拳”。

  “簡單來説,我們有靠譜的經濟發展、靠譜的宏觀政策、靠譜的製度保障,這在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爲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注入更多的確定性。”證監會主席吳清錶示。

  業內人士則普遍認爲,近期一係列穩定資本市場的政策“組合拳”,給市場帶來瞭更多的確定性。

  開源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孫金鉅錶示,金融政策對資本市場的支持態度明顯加強。一是堅定穩市場,全力支持中央彙金公司髮揮好類“平準基金”作用,并與央行健全支持資本市場貨幣政策工具長效機製相配合共同穩股市。二是持續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具體包括印髮并落實《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範圍、調降保險公司股票投資風險因子等。總體看,金融監管部門傳遞齣積極信號,政策節奏靠前,注重正嚮引導預期。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傢羅志恆錶示,與924金融一攬子政策相比,本次與股市相關的錶述明顯定調更高、底氣更足、信心更強。底氣和信心既來自長期嚮好的基本面,也來自前期穩市政策髮力帶來的成效。今年以來,A股逐漸擺脱2024年悲觀預期帶來的負面影響,在“科技叙事”的邏輯下錶現較爲強勢,頂住瞭外部動蕩局勢帶來的壓力。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將從各自專責領域推齣更多政策,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政策的核心思路是“做好自己的事”、固本培元。

  改革爲資本市場注入確定性

  除瞭上述一係列穩市場的舉措之外,資本市場的改革也正在爲市場注入更多的確定性。

  吳清提到,近期將齣枱深化科創闆、創業闆改革政策措施,在市場層次、審核機製、投資者保護等方面進一步增強製度包容性、適應性,同時盡快推動典型案例落地。抓緊發布新修訂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和相關監管指引,更好髮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債券,優化發行注冊流程,完善增信支持,爲科創企業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務。

  清華大學國傢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對記者錶示,從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來看,市場的確定性主要應來源於連續、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健全的市場機製,包括完善的上市標準、交易機製、信息披露機製、退市製度等;公正有效的監管製度,以及便捷有效的投資者保護機製。

  他錶示,未來需要完善差異化上市製度,構建不同闆塊之間的良性互動機製,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吸引優質企業入市;同時,加強上市公司治理,包括完善董監高責任體係,強化內部控製,提升透明度;推動社保、保險、理財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提高投資者長期迴報;運用新興技術手段,加強市場監管,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等。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則對記者錶示,資本市場的確定性源於政策連貫性、製度透明性與資金長期性,而改革則需圍繞功能強化與結構優化展開。市場確定性的核心來源有三。一是注重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貨幣環境保持寬鬆,流動性預期穩定,同時強調政策工具的“長期性”,形成結構性政策支撐。二是製度改革的深化與透明化,嚴格退市機製,完善投資者保護,優化并購重組製度,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三是長期資金的製度化參與,引導中長期資金髮揮“壓艙石”作用。

  他錶示,提升市場可投資性與吸引力的改革路徑是推動科創闆和創業闆改革,增強闆塊包容性;完善退市機製與分紅製度,形成“有進有齣、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同時,優化市場結構與工具創新,深化互聯互通機製,吸引國際資本配置中國資產。

  中國資產吸引力不斷提升

  宏觀基本面的韌性、穩市場“組合拳”的推齣、疊加顯著的估值優勢,正在不斷提升中國資產對於全球資本的吸引力。近期,不少國際投行紛紛錶達瞭對於中國資產特彆是股票資產價格的樂觀態度。

  瑞銀證券預計,今年A股盈利將呈逐季迴升態勢。市場估值方面,更爲明確的財政政策支持、進一步的對外開放并大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結構性改革、以及中長期資金入市或有助於降低股權風險溢價。考慮到目前A股市場較全球新興市場仍大幅摺價,全球資金或呈現持續净流入態勢。該機構還指齣,4月7日起各類A股ETF的成交額開始放大。在極端的市場情況下,“國傢隊”持股規模有進一步大規模提升以穩定市場的能力和意願。事實上,人民銀行和證監會在5月7日均再次錶態支持中央彙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