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奧之城」邁向「國際賽事名城」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五一」假期,體育賽事活動在「雙奧之城」北京「多點開花」。2025年世界泳聯跳水世界杯總決賽在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掀起「觀賽潮」;北京隊在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後賽半決賽力克山西隊,時隔10年再次挺進CBA總決賽;首屆北京極限運動匯暨北京市第十五屆全民健身體育節拉開帷幕……
5月2日,北京北汽隊球員傑曼(左)和隊友方碩在比賽後慶祝。當日,在2024-2025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後賽半決賽第三場比賽中,北京北汽隊主場121比103戰勝山西汾酒隊,總比分3比0晉級總決賽。新華社記者 雒圓 攝
近年來,北京充分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打造「賽事盛宴」,燃動經濟活力,以紮實的辦賽能力,為建設「國際賽事名城」添磚加瓦。北京作為世界上首座「雙奧之城」,如何能再度突破「天花板」?北京用一場場以「奧運標準」承辦的單項世錦賽、世界杯,以及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書寫新答卷。
熱度「現象級」
5月3日,世界泳聯主席侯賽因·阿爾-穆薩拉姆在跳水世界杯總決賽期間,來到「水立方」賽事官方特許商品售賣區現場「帶貨」。
「賽前我其實沒有想到『水立方』的上座率會如此之高,現場的氛圍非常好。」阿爾-穆薩拉姆說,「官方特許商品設計融入了很多創意,我聽到很多運動員在討論這些紀念品,他們都很喜歡。」
本次賽事組委會在女子單人10米臺決賽開賽前,為觀眾奉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京劇武生角色登上「水立方」跳臺表演,通過3D投影技術展現天安門、永定門等北京中軸線地標建築,配合光影流動,彰顯千年古都的恢弘氣勢。
「大賽的氛圍就是很不一樣,現場看到中國選手奪冠,升國旗、奏國歌,感到非常驕傲。」從天津帶著孩子到北京觀賽的張紹寅說,「我們早上來、晚上回,假期這趟旅行安排得剛剛好。」
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和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張雲介紹,5月2日至4日舉行的跳水世界杯總決賽票房達570萬元,單日驗票進場總人數超過7000人,充分展現「賽事+假日」的疊加效應和乘數效應。
5月4日,朱子鋒(右)和陳芋汐在頒獎儀式上。當日,2025年世界泳聯跳水世界杯總決賽落幕。在賽後舉行的2025年世界泳聯跳水世界杯年度最佳運動員頒獎儀式上,中國運動員朱子鋒、陳芋汐分獲年度最佳男子、女子運動員稱號。新華社發(那宇奇攝)
5月2日的首都體育館見證了北京隊昂首晉級CBA總決賽,現場球迷用響徹場館的歡呼聲,祝賀北京隊時隔10年再度登上總決賽的舞臺。從2012年至2015年的四年三冠,到經歷新老交替過後的再攀高峰,北京隊不僅展現了北京籃球的深厚底蘊,更詮釋了頑強奮鬥的拼搏精神。
「五一」假期的首鋼園區也是活力十足,首屆北京極限運動匯暨北京市第十五屆全民健身體育節在這裏啟幕,系列活動融合時尚極限賽事、文創潮玩展覽、餐飲商品展銷等內容。亞奧商圈新消費創新聯盟組織的主題公益活動——「健康環保行亞奧五月紅」也正式啟動,活動串聯起國家體育場「鳥巢」、北京奧運博物館等標誌性場館,市民遊客可以在「打卡」過程中感受「雙奧遺產」的魅力和商業消費活力。
「火熱的體育賽事和全民健身活動已經成為假日『標配』,對於擁有豐厚『雙奧遺產』和出色辦賽經驗的北京來說更是展現城市活力的重要窗口,推動體育、文旅等產業融合發展。」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鄒新嫻說。
場場「高標準」
本次跳水世界杯總決賽,在女子單人10米臺決賽中,中國隊的陳芋汐獲得冠軍。她在賽後說:「我覺得非常榮幸能在『水立方』拿下這枚金牌。其實,2008年陳若琳姐在『水立方』拿下奧運金牌的時候,也是我夢想開始的時候,所以對於我來說,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有不一樣的意義。」
5月3日,陳芋汐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雒圓攝)
北京奧運會、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這座城市乃至國家體育事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更讓奧林匹克精神和體育文化在人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本次跳水世界杯總決賽的賽場上,有很多有過奧運經歷的技術官員、運營保障人員和誌願者,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學生吳欣便是其中一員。她曾在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的場館和賽事運行組實習,並在本次跳水世界杯總決賽競賽部門擔任誌願者。
「我這次承擔賽事實時計分工作,需要在每位裁判打分後,迅速計算出運動員的實際得分,並與打分系統計算的結果進行核對。工作過程中,裁判長還給了我很多職業發展建議,告訴我國際組織特別是反興奮劑組織,非常需要懂法律的體育仲裁人士,未來我想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吳欣說。
正是一代又一代人通過賽事傳遞經驗、傳承文化,讓「雙奧之城」持續煥發體育活力。
高水平辦賽成就高質量賽事,頂級選手也用精彩表現回饋大眾。去年中國網球公開賽,在巴黎奪得中國網球史上首枚女單奧運金牌的鄭欽文在「鉆石球場」一路過關斬將闖入四強,創造了個人中網最佳戰績;去年11月,趙丹在北京延慶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遊龍」奪得中國鋼架雪車女子項目的首枚世界杯金牌;今年3月,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錦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辦,荷蘭隊在開賽首日就打破了混合團體接力世界紀錄……
專業賽事精彩絕倫,也讓運動愛好者躍躍欲試。2024年,北京統籌組織和引導全市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共3.82萬場次。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主任孔憲菲認為,要持續提升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辦賽質量,讓群眾體育有競技體育的味道,才能更有號召力和影響力。
成果「滿當當」
國際體育組織對北京可謂青睞有加。2024年2月,北京在一個月之內獲得了2027年田徑世錦賽、2029年遊泳世錦賽的舉辦權,特別是田徑世錦賽將時隔12年重回北京,「雙奧之城」高標準的場地條件和辦賽能力再次得到充分認可。
目前,北京著力打造「雙奧100」精品賽事體系,重點引進20項國際頂級賽事、30項高商業價值賽事、50項本土影響力賽事。其中,既包含了北京馬拉松、「百隊杯」足球賽等發展歷史較長、群眾基礎廣泛的比賽,又有攀巖、小輪車等新興項目。
2024年11月3日,2024北京馬拉松賽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第3站)在京舉行。參賽選手沖向位於奧林匹克公園的終點線。(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攝)
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和國際交流中心主任王玲表示,北京將依托「雙奧場館」資源,重點引進並長期舉辦一批國際體育組織賽歷賽事,實現夏季、冬季項目均衡發展和場館資源充分利用,豐富賽事供給,加快建設國際賽事名城。
每逢金秋十月,中網公開賽備受期盼,「鉆石球場」眾星雲集。同樣在國慶假期,隨著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中國大滿貫賽從去年開始連續5年在北京舉辦,讓「十一」成為「賽事黃金周」。
2024年國慶假日期間,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中國大滿貫賽事在北京石景山首鋼園舉行。(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冰雪季的「雙奧場館」總會讓人「夢回冬奧」。從2023年底開始,國際雪聯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杯、國際滑聯速度滑冰世界杯北京站、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賽北京站等賽事引領冰雪熱潮。在非賽事期間,各大場館紛紛向公眾開放,推出冰雪運動體驗等活動,持續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成果。
一個月後,就在「水立方」北側的國家體育館,2025年世界女排聯賽北京站將於6月4日至8日舉行,中國女排將在主場掀起又一輪賽事熱潮。
北京市體育局局長於慶豐說,北京將積極發揮「雙奧之城」優勢,深入挖掘首都賽事歷史文化,推動國際頂級賽事擴容提質,大力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夯實「賽事+」,助力「文商體旅」融合發展基礎,擦亮「國際賽事名城」新名片。
來源:新華社
- 2025-05-06
- 2025-05-06
- 2025-05-06
- 2025-05-06
- 2025-05-06
- 2025-05-05
- 2025-05-05
- 2025-05-05
- 2025-05-05
- 2022-03-11
- 2023-01-12
-
2025-02-10
넗 人勤春早
- 2024-07-16
- 2022-12-15
- 2022-05-12
- 2024-01-04
- 2023-01-12
-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