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全面深化改革丨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改革再下一城 五金融機構股權划轉至中央匯金

        包括中國信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達”)、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東方”)、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長城”)、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證金融”)以及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再保險”)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近日分別發佈公告稱, 公司控股股東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划轉給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 股權劃轉完成之後,中央匯金將控股這五家金融機構。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在“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中提到,“優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多家金融機構股權划轉至中央匯金,旨在進一步優化國有金融機構治理結構,也是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的重要舉措。

       具體來看,本次股權划轉涉及三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 中國信達公告稱,近日接到控股股東財政部的通知,財政部擬將其持有的全部221.37億股公司內資股(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約58%)無償划轉至中央匯金; 中國東方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財政部擬通過無償划轉方式將所持488.3億股公司股份(約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71.55%)全部划轉至中央匯金; 中國長城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財政部擬通過無償划轉方式將所持376.7億股公司股份(約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73.53%)全部划轉至中央匯金。

       此次股權劃轉涉及的中證金融是全國性證券類金融機構,是中國境內從事轉融通業務的金融機構,旨在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提供配套服務。 中證金融公告稱,公司近日接到通知,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有關部署,公司股東擬將所持公司66.7%股權划轉至中央匯金。 中證金融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股東單位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

       另外,中農再保險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財政部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佔總股本的55.9%),無償划轉給中央匯金。 目前公司正在準備監管批准程式。 划轉完成後,財政部將不再持有公司股權,中央匯金將持股約55.9%,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此次股權劃轉是對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進一步落實。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按照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相關管理規定,將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市場經營類機構剝離,相關國有金融資產划入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由其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

       實際上,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央匯金作為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已控股或參股多家金融機構。

       自2003年成立以來,其已經探索形成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匯金模式”,立足“管資本”職能定位,積極發揮國有股東引領作用,推動控參股機構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實現國有金融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根據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24年9月發佈的《2023年度報告》,截至2023年末,中央匯金直接持有19家控參股機構股權。 中央匯金受託管理的國有金融資本為6.41萬億元人民幣,較年初增長9.4%。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表示,股權划轉旨在通過股權調整優化國有金融機構的治理結構,強化國有資本的集中管理和資源整合能力,也可避免因股權分散造成的業務發展偏離主業,以及治理和決策效率低下等問題。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三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股權划轉后,有助於其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專業化能力和市場化經營,更好地支援和服務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更充分發揮其在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調節中的作用。 在三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外,中證金融、中農再保險的部分股份也划轉至中央匯金。 “五家公司部分股份劃轉至匯金公司之後,以股權為紐帶,有助於加強與中央匯金控股的其他金融企業合作,更高效地整合資源,增強協同效應。”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長遠來看,這次股權划轉可以看作是我國金融體系向市場化、專業化轉型的重要事件,將推動國有金融機構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更堅實的制度保障。

 

      來源:新華網